最佳答案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示例教学目标: 1.能够正确地说出0~5之间的数字,认识数字的大小关系; 2.能够正确地读出0~5之间的数字,并根据实物配对; 3.能够熟练地用图形、色块表达数...
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示例
教学目标:
1.能够正确地说出0~5之间的数字,认识数字的大小关系;
2.能够正确地读出0~5之间的数字,并根据实物配对;
3.能够熟练地用图形、色块表达数量概念,并学会发展数量感觉;
4.能够简单地阅读时间,并用自制的时间轴理解时间概念;
5.能够简单地进行加减法口算。
教学重点:
1.数字0~5的认识和大小关系的掌握;
2.数量概念的初步形成和计数能力的培养;
3.加减法口算的初步学习。
教学难点:
1.加减法口算的学习和巩固;
2.时间概念的理解及时间轴的应用;
3.数量概念的形成和发展。
课前准备:
1.教师准备数字卡片、计数棍、图形卡片等教具;
2.教师整理数字课件及相关视频资料;
3.教师准备评价标准及相应奖励措施。
教学过程:
第一课:认识0~5的数字及其大小关系
导入:
1.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~5,引导学生认真看数码,大声跟读;
2.教师与学生通过问答的方式,简单介绍数字的大小关系;
3.教师引用实物(例如操作玩具),让学生将数字与实物配对。
活动1:
1.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~5,让学生站在合适的位置排列,形成数字大小关系;
2.教师提出各种数字组合,让学生观察和认真思考,辨别大小位置;
3.学生自我发言,针对自己所排列的数字进行复述及验证。
活动2:
1.教师找出计数棍,让学生在计数棍上配对阅读相匹配的数字卡片;
2.学生自主分组,通过竞赛的方式,测试各小组阅读数字的能力;
3.针对识别错误的学生,教师通过互动设计,进行相应的指导和纠正。
第二课:掌握简单加减法口算的方法
导入:
1.教师出示直观的加减法图形,让学生推理出规律;
2.教师提出口算题,让学生结合实物、图形等形式进行解答;
3.通过互动问答等形式,提醒学生注意四则运算的顺序及标点等问题。
活动1:
1.教师以加数、被加数形式出示小学生易犯的加法口算题目;
2.教师充分借助课件及多媒体素材,让学生通过观看动画,即兴练习口算;
3.对于差距较大的口算水平,教师要及时进行大班协作巩固。
活动2:
1.教师提出用减法口算来验证答案的问题,通过互动问答等形式让学生给出自己的答案;
2.教师出示相关压轴题目,辅以图形、表格等形式进行回溯思考;
3.小组协作,学生之间相互引导,达到联合解决难题的目的。
第三课:学习认识时间,掌握基础时间概念
导入:
1.教师通过小黑猫等动物卡片,让学生认识各个时间段的名称,并计算时长;
2.教师出示日历、时钟等教具,配合各种场景的辅助说明,提取时间序列基本概念;
3.针对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,进行情感化教学,增强学生对于时间概念的积极性和自觉性。
活动1:
1.教师出示图形卡片,通过图形逐一练习认识钟表上的各种时间刻度;
2.贴近生活,让学生喜爱上各种学习方式,通过电视广告及节目的形式学习并记忆;
3.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制作时间轴,来达到方便深刻理解时间序列的目的。
活动2:
1.教师通过各种有效的表格和数据统计方式,让学生快速理解时间的概念;
2.针对不同的实际应用场景,让学生加深对于时间概念的思考和了解;
3.教师及时进行总结回顾,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,增强自我教育意识。
教学总结:
1.学生熟练掌握0~5之间的数字及其大小关系,能够用实物、图形辅助记忆;
2.学生能够熟悉加减法口算,能够在计算时加深计算思维,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;
3.学生可以理解时间的概念,通过自己制作时间轴来巩固记忆,逐步发展自己的时间感觉。